close
從晴晴九個多月開始   開始有分離焦慮  變成媽咪雷達  
成為一隻黏著媽咪的小野獸   媽咪到哪  她就爬到哪
好玩的是  明明爸比跟媽咪是晴晴天天看到的  天天跟寶貝相處
如果是媽咪走進廚房  正在玩玩具的晴晴看到了  就會努力爬爬  爬往媽咪的方向
如果是爸比走進廚房  正在玩玩具的晴晴看到了  會先轉頭看媽咪還在不在   
看到媽咪還在  就繼續安心的玩她的玩具  讓深愛晴晴的爸比血淚控訴小情人厚此薄彼

當爸比媽咪都在客廳的時候  爸比陪著小情人坐在墊子上玩玩具
媽咪趁此機會好好休息  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晴晴玩一玩玩具  看到媽咪坐在沙發上  又開始把玩具放下  爬到媽咪的腳邊站起來
這時候我都會動動我的口:"爸比  把她抱走  讓我休息一下!!"
爸比把晴晴抱到地墊上後  不一會兒  晴晴又開始爬來找媽咪了  
站在媽咪的身旁  好像在說:"抱我嘛!抱我嘛!" 這時媽咪再出聲要爸比把小孩抱走  
爸比就會說:"她就是愛你啊~~要找你啊~~我沒辦法啦~~"
媽咪心中真是甜苦參半  
甜的是--寶貝要找我耶~~還好你知道是誰天天無微不至的照顧妳呀~~
苦的是--連老公在的時候  做老木的我要鬆一口氣都不可以啊?

泥侃侃泥侃侃   本來晴晴是在地墊上玩她自己的玩具
看到媽咪坐在沙發上吃個水果看個電視   也要爬來攪和一下



不但有分離焦慮  也有陌生人焦慮  在這之前的小晴晴  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  
誰抱都好  還笑咪咪呢~~當奶奶把晴晴抱在手裡  別人問她:"寶寶不會認人嗎?"
奶奶很得意的說:"不會呀~~這個嬰仔揪好到鼎(臺語)"  
那時  讓外公跟奶奶都抱得很開心呢!
不過  現在有了陌生人焦慮的晴晴  可不隨便給別人抱了  
除了爸比跟媽咪以外  給其他的人抱  
晴晴的兩隻眼睛都會緊盯著爸比媽咪看  好像是怕我們把她丟掉一樣
奶奶就曾經有點吃味的說:"阿嬤在跟你玩  你眼睛一直看把拔馬麻做什麼?"
有時叔叔或奶奶抱著晴晴  一開始晴晴是沒有哭哭的  好好的給叔叔或奶奶抱著
但如果一看到媽咪  就開始哭哭  感覺就是在塞乃啊...

其實  寶寶有分離焦慮跟陌生人焦慮是很正常的
想想看  如果今天你最愛的阿哪達沒有跟你說一聲就不知道跑哪裡去了  
不曉得會不會回來  這時你會不會哭哭?
因為我們是大人  我們當然不會表現在外  只會哭泣在心裡  或者躲在房間哭
但小小的寶寶怎麼會知道這個道理?當然馬上展現他的情緒來哭哭啦~~
這不也是我們覺得小娃娃都很天真無邪的原因嗎?
至於陌生人焦慮  我們都只願意給自己最愛的人抱  你會想給自己不熟悉的人抱抱嗎?
應該不會吧!小寶寶當然也一樣囉!  

對於寶寶的分離焦慮  其實等寶寶大一點  就會自然的好轉
只是在寶寶處於分離焦慮的時期  媽咪(或寶寶黏的任何人)只要離開寶寶
都要記得跟寶寶說:"媽咪要去哪裡  什麼時候會回來!"
不要以為寶寶聽不懂  其實我一直深深認為寶寶是聽得懂大人說話的  只是還不會表達
所以  當我們把寶寶當成一個個體  好好的跟他溝通時  
我相信寶寶的分離焦慮就會比較減少的!
如果跟寶寶說了以後  寶寶的分離焦慮還是很嚴重呢?
沒關係  只要每次要離開寶寶時都跟寶寶打個招呼  
等時間久了  寶寶就會知道"媽咪是不會消失不見的  他會遵守承諾回來的!"  
寶寶就會比較進步囉!  我最不喜歡趁寶寶睡著時偷跑 
試想  如果我們最愛的人也三不五時沒跟你打聲招呼就失蹤  你是不是也很難受?
(但我自首  我們有做過  因為爸比媽咪想手牽手去看電影  所以把睡著的寶寶放在家)
我想  以後會盡量減少這種狀況  甚至等寶寶比較大了  會表達"好"與"不好"時  
要出門時要好好跟他溝通  等他點頭了  我們才出去   
當然  如果寶寶遲遲不肯點頭  把拔馬麻為了要有片刻的兩人世界時間  
應該還是會在哭哭的寶寶面前走出去  不過在這之前有跟寶寶溝通  
並當著寶寶的面走出去  讓寶寶知道爸比媽咪是會回來的
總比趁寶寶睡覺時偷跑好吧? 

還有  當寶寶哭的時候  千千萬萬不要跟寶寶說:"你好羞羞臉喔!"這句話
這麼小的寶寶唯一的溝通方式就是"哭"  不然你要他唱歌給你聽嗎?
而且寶寶的思維很簡單也很單純  當他感到不舒服(不論身心)時當然就會哭哭
這時跟寶寶說"羞羞臉"會不會傷害到寶寶的自尊心呢?
(嗯...這個媽咪想得有點多  不過既然相信寶寶是個獨立的個體  
又聽得懂大人的話  這麼想也無可厚非)
所以  下次如果誰再說寶寶羞羞臉  會被護女心切(?)的媽咪送你一顆白眼喔!


提到陌生人焦慮  讓我想到之前小姪女樂樂也是有陌生人焦慮
每次從綠島到關山來  都只黏在馬麻身上  
阿公或把拔或姑姑(本人我)要抱  都不見得抱得到
不過姑姑我是不會太難過啦~~因為連小樂的把拔(本人小弟)都不見得抱得到他女兒了
要是小樂非常願意給我這個姑姑抱  不曉得半夜我弟會不會偷偷跑進我的房間偷打我洩恨
(本人都抱不到我女兒  你這個姑姑竟然抱得到 XD)
記得那時  為了抱到可愛的小樂  我是趁小樂黏在弟媳身上時  先跟小樂玩
等小樂熟悉我了  跟她說抱抱  她有時就會願意讓我抱了呢~~
我最不喜歡明明寶寶不想讓你抱  你還硬抱的  無視於寶寶哭哭
(但有的時候就是會有這種情形  媽咪也無法拒絕)
其實  針對寶寶的陌生人焦慮  可以學我"對付"小樂的辦法  先跟寶寶玩呀~~
記得之前有看過一篇報導  說小寶寶腦中只有三件事--吃  睡  玩   尤其"玩"佔最高的比例
寶寶不想給你抱  你可以先跟寶寶玩  讓寶寶放下心防  
之後你要抱寶寶時  寶寶就願意讓你抱囉!
因為寶寶心中會想:"這個人是無害的  會跟我玩  所以我給他抱沒有關係"  
寶寶就願意敞開心防給你抱囉! 這樣總比抱一個哭哭的寶寶好吧!
所以切記啊~~當寶寶不願意給你抱時請不要硬抱  要先跟他玩唷!

其實寶寶有分離焦慮跟陌生人焦慮  正可顯示爸比跟媽咪的與眾不同啊~~
不然路人甲乙丙丁抱寶寶  寶寶都很高興  要變成爸比媽咪哭哭了吧!
何況  等寶寶長大了  要他塞乃  要他黏著爸比媽咪他也不一定肯了
因此趕快把握現在寶寶願意黏著我們的日子囉!





何謂分離焦慮?


所謂「分離焦慮」,我們不難就字面上的意義去了解,其指的就是當孩子離開父母親或親密的照顧者時,
所出現的負向情緒表現。依據一般的發展時序來看,寶寶出生時仍沒有主體感覺,
「自己」只是這個環境中的一部分,不論被誰抱著、照顧著似乎差異不大;
然而到了6~8個月大的階段,寶寶開始體驗環境與主體的差異性,注意到與他人之間的連結,
並能感受來自於媽媽或照顧者的愛、關懷與注意,這個時候寶寶對於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會感到不安、
擔心、無助,這種對分離的焦慮感受,大部分會持續到2歲半至4歲之間而慢慢淡去。
極少數孩子的分離焦慮歷程比較短暫,這多半與環境刺激的特殊性有關,例如家裡是做自營生意;
不過,也有部分孩子曾在分離過程中經驗創痛感受,導致分離焦慮持續的時間特別久,
甚至演展成個人對環境、未來的不安全感受。

 

常見的徵狀表現


當看到6~8個月大的寶寶,在與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開時(例如:爸爸媽媽離開寶寶身邊、離開房間,
或是晚上睡覺時間寶寶得一個人睡在娃娃床上),會開始出現緊張不安或沮喪、悶悶的情緒,
或是特別黏人、特別愛哭,甚至特別固執,希望照顧者能留在身邊的行為表現,
這都是出現了分離焦慮的訊息。
一般來說,隨著寶寶年齡的不同,其分離焦慮的徵狀表現也會略有不同。

 

 Focus 1歲至1歲半是高峰期


寶寶的分離焦慮通常在1歲至1歲半之間會有較嚴重、明顯的表現,
這與寶寶的表達能力增強以及探索範圍增加、分離機會增加有關。不過,隨著寶寶對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
對環境與自我狀態的掌握也愈來愈有信心,其對於分離的焦慮狀態就會逐漸改善。

 

PART 2因應篇

 

妥善處理建立良好經驗


分離經驗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有的孩子都必須學習接受與因應分離所帶來的焦慮感受。
不過,當寶寶在面對人生階段中第一場幼兒期的分離焦慮歷程時,如果可以順利地度過,
那麼面對往後人生中所出現的大大小小分離或許就會容易許多,
因此,父母們應該同步配合,協助正在面對或即將面對分離焦慮狀態的寶寶。

 

因應分離焦慮11Tips


適當的準備及因應,有助於降低分離焦慮的發生機率,或是改善寶寶的分離焦慮反應,
建議父母可從下列幾點著手:


Tip 1確信分離環境的安全性
父母如果要安排寶寶獨睡,必須先確認睡眠的環境是否安全、安適;
若是要將寶寶托給保母或托育中心來照顧,
也應該先確認替代性照顧者不要超過2人以上且能常陪伴在寶寶身旁,而托育環境的安全更是重要。

Tip 2讓寶寶覺得安心才離開
在必須和寶寶分離的情況下,最好給寶寶一點時間,建議父母親可先陪伴寶寶,直到他比較放鬆後才離開。
當然,如果能預先讓寶寶有心理準備是更好的,即使他才7、8個月大,
語文理解或表達的能力都尚未完整發展,但是「預告」與「預先陪伴熟習新事物」的習慣,
能讓寶寶在適應未來生活歷程時更為順利。

 Tip 3記得說再見
父母親要記得在分開時與寶寶說再見,這對寶寶來說是很重要的承諾,也是對你產生信心的基石。
即使已經處在焦慮的分離情緒中,也要記得跟寶寶說再見,因為這是你和寶寶之間建立信心的好機會,
千萬不要偷偷地或強硬地與寶寶分開。

Tip 4找到對的臨時照顧者
如果父母親要外出一段時間,務必要將寶寶托育給自己與寶寶都信任、熟悉的臨時照顧者,
這對於減輕分離焦慮非常重要。

Tip 5讓寶寶帶著喜歡、信任的玩具
有些寶寶獨愛他自己的熊熊玩偶,有些寶寶則是獨愛自己的小被子,
因此,在寶寶與父母親短暫分離的過程中,不妨讓寶寶帶著這些能為他帶來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
可讓寶寶舒服許多。

 Tip 6讓寶寶帶著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東西
如果要與寶寶暫時分離,可讓他帶著父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幾樣東西在身上,
如鑰匙、梳子、包包,讓寶寶對父母親的存在感與回來的承諾更加有信心。

 Tip 7預告回來的時間
父母親應該將自己的時間安排說給寶寶聽,讓寶寶了解父母親還會再回到他的身邊。

 Tip 8盡可能按照承諾進行
父母親要盡可能遵守自己對寶寶的承諾,即使真的無法按照承諾進行,
也應該讓臨時照顧者了解自己的狀況,再由臨時照顧者將訊息轉達給寶寶。

Tip 9閱讀
 平時可和寶寶一起閱讀與分離焦慮有關的故事,讓寶寶在閱讀聆聽過程中增進對你的信心,
也增加對於分離焦慮的了解與處理概念。

Tip 10玩躲貓貓遊戲
對於年齡較大、已學步行走的寶寶,父母親可和他們玩躲貓貓或藏東西的遊戲,
有助於讓寶寶體會到東西不見了還可以找到,或是終究能夠再回來。

Tip 11玩鬧鐘遊戲
 運用遊戲讓寶寶適應分離,是一種不錯的方式。父母親可以用鬧鐘計時,
從1分鐘開始,慢慢拉長與寶寶分開的時間,藉由玩這種遊戲的過程,寶寶會逐漸能適應分離的情境。

 

建立良好的親子依附關係


父母親與寶寶的依附關係,決定著寶寶對自己的信心與對環境的安全感,
所以不論在概念上或實際臨床經驗上,
都會建議父母親要避免長期托兒(例如週末、假日才把寶寶接回家裏),
或是選擇過於複雜、有許多照顧者的嬰兒托育中心。
在現代社會中,雙薪家庭的比率相當高,將寶寶托育的情形也無可避免,
不過,雙薪家庭若能選擇白天托育、晚上接回家由自己親自照顧的模式,
則父母親對於寶寶發展情形、情緒狀態、行為反應的了解與掌握,將會是比較良好的狀況,
且在親子關係上也比較能延續與建立穩定的信任基礎。
此外,若父母親每天可撥出半小時的時間,專心經營親子互動,增加與孩子相處的機會,
使孩子體認父母無條件與持續性的關愛,如此也有助於減少寶寶的分離焦慮。


Focus 陌生人焦慮VS. 分離焦慮


3、4個月大的寶寶能夠區別陌生人與熟悉照顧者之間的差異,進而在面對陌生人時產生退縮、懼怕的反應,
此謂「陌生人焦慮」。等寶寶稍大一點(約6~8個月大),
每當離開主要照顧者所出現的負向情緒與特殊行為反應,則視之「分離焦慮」。


資料來源~http://www.howmama.com.tw/b74/t7664/好媽媽交流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nguinchen1011 的頭像
    penguinchen1011

    我們這一家

    penguinchen1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